|
亿级电子名片小程序市场,谁将脱颖而出?随着微信的流行,相比交换纸质名片,「我们加个微信吧」更能拉近商务人士之间的距离。前者往往只会让彼此多一张再也不会拿出来的纸质名片,而后者,却可以让双方建立起更加直接的联系。 在商务沟通中,「加个微信」甚至衍生出了相关的商务礼仪。「让对方打开二维码,自己主动扫码,可以减少对方工作量,并把通过好友的权力转移给对方。」在某个商务礼仪课程上,一位老师讲道。 然而,对于商务人士而言,「加个微信」只是第一步。许多人依然会在加微信后,发送一张名片照片,或是一大段文字介绍自己。自我介绍,依然是商务人士的刚需。 微信小程序的出现,给商务人士带来了展示自己的新方式。现在,越来越多人习惯于发送电子名片小程序,以替代纸质名片以及更加简单粗暴的大段文字。 微信小程序生态,为许多工具类应用创业者带来了新的机会。电子名片,也成为了新一代小程序创业者们混战的战场。 在微信小程序商店「知晓程序」上搜索「名片」一词,共出现了141条结果。一位电子名片小程序从业者则对36氪表示,目前的小程序市场,至少有数百家电子名片产品。 如今,在微信小程序搜索“名片”,仅服务直达中就有26个提供该服务的小程序。 电子名片小程序,正在成为新老巨头,与创业者们群雄逐鹿的赛场。他们抢占的,则是一个亿级的中国商务人士市场。 电子名片激荡史 电子名片,可能是移动平台最古老的应用之一,其历史甚至较智能手机更为悠久。早在上世纪的PDA(掌上电脑)时代,电子名片,就已经成为了高端商务人士的标配。 上世纪90年代,CASIO出产的一款电子记事簿产品, 电子名片是这款产品的主打功能 毫无疑问,电子名片能承载的信息量更大,且不会出现少带、忘带、丢失的情况,后续的整理、查找也更加方便。 但在微信小程序出现前,大多数商务人士都只能在手机App上管理电子名片。发名片本来即是一个注重「与人方便」的行为,使用App发送电子名片,可能会给许多未安装对应App的朋友带来困扰。 2016年1月,张小龙宣布,微信正在研发一个名为「应用号」的全新工具。此后,「应用号」更名为「小程序」。也正是在这一年,「递名片」团队开始研究,能否在微信小程序生态内,开发一款电子名片产品。 2017年1月,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。一个月后,「递名片」小程序正式上线。 「递名片」团队认为,就像移动支付逐步取代现金一样,电子名片也将逐渐取代纸质名片。而微信小程序,则解决了App时代电子名片中「不下载App不能保存名片」的痛点。 「在中国,电子名片只有微信小程序做得成。」「递名片」团队说。 在「递名片」团队看来,商务人士在微信内管理庞大的商务人脉关系,目前依然没有高效的解决方案。「我们希望以电子名片小程序作为入口,提升整个商业社会的效率。」 2017年5月,「递名片」完成360万元天使轮融资;9月,「递名片」完成数百万元Pre-A轮融资;今年5月,「递名片」再次完成1250万元A轮融资。 从融资额来看,「递名片」已经成为了电子名片小程序行业的头部玩家。继续抢占市场,建立行业壁垒,将成为这些头部玩家们下一步的重中之重。 行业壁垒何在? 小程序给创业者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新舞台。与App相比,小程序大大降低了创业者的开发、获客门槛。但与此同时,小程序也加剧了创业者之间的竞争。 如今,在微信小程序平台,至少诞生了数百款电子名片产品。如何从数百款竞品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每一个创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。 在这数百款电子名片小程序中,制作、收发并保存名片,几乎已经成为标配功能。但要做好这三个维度的产品体验,却并不容易。 以「递名片」小程序为例,在制作名片上,「递名片」支持直接在小程序内编辑自己的名片。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,「递名片」还支持OCR扫描纸质名片,或在电脑端编辑名片。 此外,「递名片」还增加了为他人创建名片的功能。公司行政可以统一为员工制作电子名片,再发送给员工本人。 在收发名片上,「递名片」可以直接在微信聊天中发送名片,也支持更具仪式感的面对面扫码保存名片功能。 据「递名片」团队介绍,「递名片」的这些功能,都是在2017年7月前开发并逐步固化。那一时期,微信小程序的新能力释放很快,团队则不停地进行产品迭代。 微信小程序在开放群能力后,「递名片」也增加了群名片管理的功能。「递名片」可以自动整合整个微信群内所有的名片——用户只需在群聊中打开一个小程序链接,就可以看到群内所有名片,这更方便商务人士在微信群内互相交流。 在行业玩家众多、同质化效应明显的电子名片小程序市场,更满足用户需求、更人性化的用户体验,可能会成为电子名片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。 而「递名片」团队则认为,电子名片小程序的行业壁垒,还是在于用户端的占有率,以及用户稳定使用习惯的养成。 「对于递名片而言,我们最大的优势,就是在于起步较早,在市场、用户方面,都有一定积累。」「递名片」团队说。 在微信小程序市场,电子名片小程序已经成为了工具类应用的代表。群雄逐鹿也许仍将长期持续,但新一代的独角兽诞生,似乎也并不遥远。 |